戰略決定方向,落實決定成敗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積極主動抓落實,聚合眾力抓落實,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,聚焦實際問題抓落實,在抓落實上取得新實效。
現實中,有個別黨員干部喜歡唱高調、講空話,卻不真正撲下身子抓落實、干實事,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、上級的決策部署,表態“很積極”、跟得也“很緊”,但止步于“講過了”“安排了”,有一副“好嗓子”,卻不見真抓實干的影子,把上級部署要求落實在講話里、會議上、文件中。在一個地方、單位,倘若領導干部喜歡唱高調、講空話,下邊也會有樣學樣,“虛浮氣”多了,務實之風就少了,勢必影響這個地方、單位的發展。
唱高調、講空話、喊口號,不抓落實、不干實事,就是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。事情說了,得聽到落地的回響,看看落實得到底怎么樣。工作中,從抓黨中央方針政策、部署要求落地落實,到推動一項具體工作等等,都要堅持實事求是、求真務實,聽回響、看落實,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,直至抓出成效,不能只喊口號不抓落實,落地“無聲”。然而,揆諸現實,有的對黨中央要求,時常掛在嘴邊,卻遲遲不見行動;有的落實上級部署,大會小會強調,卻不親自帶頭抓落實、主動沉下去督促指導;有的安排一項工作,要求提了一堆,卻不教方法、不跟蹤問效等等,雖然聲音震天,但只聞其聲不見其行,就是不在抓落實、干實事上下功夫、見真章。凡此種種,只說不做、抓而不實,浮于表面搞形式,不僅會貽誤事業、貽誤發展,更會損害群眾利益,疏遠與群眾的距離,必須從嚴整治。
少“唱高調”,多干實事。干事擔事,是干部職責所在,也是價值所在。不管是抓改革、拼經濟、促發展、惠民生,還是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等,都需要更多求真務實、真抓實干的堅定行動派、實干家。比如,推動經濟發展,撲下身子,加力提效抓好黨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等各項決策部署落實,因地制宜做好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、幫扶困難企業等工作,才能推動經濟平穩增長、發展質量穩步提升;謀劃產業項目,深入調查研究,摸清自身資源稟賦、產業基礎以及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等,選準產業發展“賽道”,認準了就抓緊干,腳踏實地干,方能推動一方發展、惠及一方百姓。“樵夫”廖俊波在工作過的每個地方,都積極為當地找項目促發展;“百姓書記”王伯祥為了帶領群眾開發鹽堿灘,跟工人一個鍋里吃飯,一起挖溝運土,在工地上一干就是四五十天,在鹽堿灘上留下15萬畝蝦池、20萬畝鹽田、60萬畝棉田……他們沒有高調的表態,卻用苦干實干的行動造福一方百姓,把豐碑立在人民群眾心中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,一定要把做老實人、說老實話、干老實事作為人生信條,不唱高調、講空話,精心謀事、潛心干事,才是真正對黨盡忠、對民盡責。
樹立正確政績觀,按規律辦事、按規矩做事,干事創業才不“偏航”。把工作干好、干出業績,既要有正確政績觀“導航”,有干事熱情,更要有科學精神、求實態度,“看菜吃飯、量體裁衣”,不能做“三拍”干部,違背規律干事。黨員干部要堅持務實功、出實招、求實效,保持干事熱情、尊重客觀規律,時刻將黨中央決策部署、當地發展規劃、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頭,以“時時放心不下”的責任感,奮力搶抓機遇,因地制宜抓緊抓實各項工作,真正促一方發展、富一方百姓,就能干出實實在在的業績,贏得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認可。